真不容易,《唐朝詭事錄》終于火了!

提起這兩年的古裝懸疑劇,可以說是一言難盡,比如去年聲勢浩大的《風起洛陽》,盡管服化道精良,但馬親王程式化的故事,和演員并不高超的演技,讓該劇徹底風消云散。
可偏偏不被看好的《唐朝詭事錄》,卻成功出圈。
這說明了什么問題?
充分說明對于一部懸疑劇而言,再大牌的演員,再精致的服化道,始終是服務于劇情的,假如“劇情”這個基本盤垮塌,那么就是“神仙難救”。
回顧近三十年來,國產古裝懸疑劇,其實一直都是佳作頻出的題材,下面我將為您帶來近30年最好的8部古裝懸疑劇,以為您做一個小小的追劇參考。
TOP8、《御賜小仵作》 評分:7.9
作為一部小成本古裝網劇,《御賜小仵作》的男女主角蘇曉彤和王子奇,在該劇播出之前,知名度非常一般,因此平臺僅僅將其定為B級劇。
可它還是成功逆襲了。
蘇曉彤飾演的楚楚,來自于西南山區的仵作世家,為了實現夢想,她獨自來到長安闖蕩,并參加了仵作考試,因此結識了安郡王蕭瑾瑜,就此開始了探案的旅程。
這部劇能成功,我認為有三點原因。
首先,從小小的細節開始,就充分尊重觀眾的智商。
以往的古裝劇,往往女扮男裝那么明顯,偏偏劇中人都認不出來,觀眾也只能忍著,假裝確實看不出來,而這部劇,就完全尊重事實。
其次,邏輯在線,劇情層層推進。
從第一集開始,劇情就圍繞著女主身世,以及朝堂之中權力的明爭暗斗展開,人物設定合理,個性鮮明,懸念感一直保持得很好,并且邏輯始終在線。
其三,感情線的尺寸感,拿捏得很好。
有句話說得好,國產劇不談戀愛就不會拍了,古裝劇更是重災區,但在這部劇中,男女主角始終專心“搞事業”,兩人的感情線,也只是劇情的潤滑劑,沒有喧賓奪主之感。
TOP7、《洗冤錄》 評分:8.1
今年年初,一部叫做《新洗冤錄》的網絡大電影上映,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目光,歐陽震華再度飾演宋慈,但糟糕的成片質量,僅獲得了4.3的評分,使其徹底成為了一部“炒冷飯”之作。
但1999年播出的港版電視劇《洗冤錄》,卻是一部經典之作。
該劇將中國法醫學鼻祖宋慈的故事,搬上了熒屏。
歐陽震華飾演的宋慈,誕生于一個棺材之中,因為被眾人取笑為“棺材仔”,備受歧視,但生性樂觀的他,卻是一個快樂的打更人。
慶幸的是,在當時TVB的創作環境中,《洗冤錄》并沒有被過度娛樂化,歐陽震華與宣萱的雙人組,在嚴謹的探案過程中,也用幽默風趣的表演,為整部劇集增添了不少的可看性。
并且,《洗冤錄》還秉承了TVB劇集一貫的快節奏。
在短短22集的篇幅中,該劇講述了一個有頭有尾,懸念層層遞進的完整故事,其中的多角感情線,更是讓人欲罷不能。
只是強行大團圓的結局,讓這部劇的深度,稍稍打了一絲折扣。
TOP6、《風起隴西》 評分:8.1
作為馬伯庸早期的作品,《風起隴西》幾乎奠定了其小說的風格:即在歷史大背景之下,選取有意思的創作角度,帶領讀者進入到另一種解讀層面中去。
在《長安十二時辰》《古董局中局》等作品影視化取得巨大成功之后,馬伯庸的這部小說,也被搬上熒幕,由著名電影導演路陽執導,陳坤、白宇、聶遠、尹鑄勝等主演。
強大的制作班底,也使得該劇成功登錄了央視八套這個大平臺。
盡管收視率不盡理想,當然,這也和其曲高和寡的風格有關,但該劇作為一部古裝諜戰劇,僅從內容上來講,無疑是成功的。
三國時期,風起云涌。
蜀漢丞相諸葛亮銳意北伐,但隨著街亭的丟失,這次志在必得的北伐宣告失敗,究其原因,除了正面戰場指揮不當以外,諜報戰線上的明爭暗斗,也逐漸浮出水面。
蜀漢、曹魏、諸葛亮、李嚴、郭剛、楊儀、狐忠等等,在這個風云際會、英雄輩出的年代,陳恭、荀詡兩個“小人物”,成為了各方勢力爭斗的“暴風眼”。
馬伯庸用他的筆觸說明了,即使拋棄了精英主義敘事,其故事宇宙依然能波瀾壯闊。
TOP5、《長安十二時辰》 評分:8.2
在該劇開播之前,因為有《海上牧云記》的范例在前,因此很多觀眾,包括我在內,對于著名的編劇、導演曹盾,只有一點擔憂:能不能不那么拖沓?
但從第一集開始,《長安十二時辰》,就驚艷到了我。
一組從遠及近的長鏡頭,將盛世長安的市井日常,如剝繭一般層層展現到觀眾的面前,周野芒飾演的老吏,一面左顧右盼,貪戀長安街景,一面又著急較差,神色肅然。
